彤五行代表什么?
“彤”字的基本含义,是红色或红色所表示的颜色。《说文》中解释道:“彤,赤丹也。从丹,从彤。”“丹”是一种矿物,也称“朱砂”;而“彤”则是由丹而来的一种颜色。因此今天所说的“红”在古代写作“彤”。 “彤”还有“明亮”“鲜艳”的意思。这大概是受了古代“彤”字的另一种读音tong(音同“瞳”)的影响。 古书的“彤”字多写作“穜”。“穜”在现代汉语里已经不再使用,它指的是一种庄稼,即“晚熟作物”。这种作物的特点是在秋季成熟,与春、夏两季所种的庄稼相对而言。古人把秋冬两季所收获的各种庄稼都称为“穜”。
比如,《礼记·月令》有“其种黍稷菽麦稻粱之属,可播可收,可蓄可耘,名曰穜莳”,这里的“穜莳”就是指的晚熟的作物。又如《周礼·天官·膳夫》有“飨饔飧,治饔飧”,郑玄注:“饔,早晚食也;飧,晚饭也。”其中的“饔”在古代念yōng(音同“终”),指的就是早饭,而“飧”就是晚饭。
古人的“早餐”和“午餐”的概念跟我们现在的概念完全不一样,他们是把中午饭当作上午的一顿饭,而把晚餐看作下午的一顿饭。所以“饔飧”实际上是指上午和下午两顿饭。《庄子·逍遥游》中有“朝晡而息”,就是说的早晨和傍晚这两顿饭。 那么,古代的“彤”字是怎么写成这个“穜”呢?其实是一个简繁转化的例子。古时“通”、“同”的字形是一样的(见图1),后来简化为“通”后,又变成了另一个字。
这种字形一样的字,在古书上经常容易弄混,需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