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有什么?
有人觉得它是一座巨大的宫殿,有人认为那只是紫禁城的一部分,还有人把它看成历史的博物馆…… 600多年前,当明朝皇帝朱棣决定迁都并始建紫禁城时,应该不会预料到这座宫殿日后会成为“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地方——《明实录》中载: “永乐十五年十二月,御史李仲芳上言:‘南京有朝天宫、景福宫、坤宁宫;京师有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东西六宫有储秀宫、慈宁宫’云云,陛下之宫殿颇备。” 而当西方人开始将目光投射到中国,并试图找到一座象征“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紫禁城中的大殿——《英使马嘎尔尼访问中国记》中载: “中国的宫廷极尽宏伟之美,而紫禁城则是这一建筑的典范。该城位于北京,由成吉思汗建造……” 当人类学家费慰韶第一次走进这座皇宫时,称自己是“一个中国通”的自豪感让他难以自抑——“我站在城门口,仰望着庄严的紫禁城,它的壮丽让我感到惊叹。我的祖先曾经居住在这座城的某个角落里,但我无法找到它们的遗迹了。” 大约在17世纪末期,欧洲开始出版有关中国艺术的图书。英国学者约翰·艾博登(John Abbot)撰写的《中国:一个皇帝的帝国》(China: The empire of a hundred millions)于1728年首次出版,书中就附有一幅描绘“中国”的地图,而“中国”的象征便是这座皇城——尽管那时候的伦敦远远不如今日辉煌,而纽约更是连城市之名都不曾听见。但不知为何,这位欧洲学者似乎坚信,能够代表“中国”的惟独这座皇宫。
事实上,对于每一个来到这座宫殿前的外宾,无论他来自东方还是西方,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前外交部部长钱其琛在会见美国贵宾时说:“我可以带诸位去看一看到处耸立着古代纪念碑的国度。我将非常高兴把我国首都会见你们。那里有著名的天安门和紫禁城,还有为数众多的亭台楼阁。” 作为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有它们自己的故事。
今天,游客们可以漫步在午门前宽敞的广场上,回顾200多年前的皇家礼仪;可以在乾清宫内思索帝王们的生存智慧与无奈,也可以走过养心殿后环绕三宫六院的甬道,想象封建王朝的末代帝后们是如何度过最后一日的。
也许,最独特的体验是在冬至或者夏至之时,在紫禁城内寻找那一瞬间,阳光从殿顶中央缝隙投射下的那一缕永恒不变的金线——那是古人创造的“时间之痕”。 在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后,今天我们仍然有幸能看到这座“大型木构架宫殿建筑物”,并用我们的眼睛去见证时光流逝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