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明星谁最出名?
要说到彝族的名人,那可真是太多了。 古代的就有“木布什罗”,他是我国近代彝学研究的奠基人;还有著名诗人、“小凉山冷布依”之一的李苏先生。 现代的就更不用说了! 比如:著名歌唱家海来阿卓(《月亮》演唱者),吉克俊哲(《追梦赤子心》演唱者),曲比哈布,沙玛阿果等。
作家沙马(《森林之光》作者),阿薇(《天边的草原》作者),王鑫源,周国文等等。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马金!!!
马金,1948年生于云南昆明。彝族名“尤金”,笔名马金、阿三、张甲。当过铁路工人和大学教师。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代表作有小说集《马金小说选》、《马金中篇小说选》、《太阳雨点》,散文集《马金散文选》,长篇叙事诗《太阳血》等。作品曾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发表和出版。
因为母亲是昆明本地人,所以马金的童年在昆明度过。虽然家境贫寒,但马金却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他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创作,至今已有百万字以上的文学作品问世。这些作品多关注边乡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马金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还是一位翻译家。他不仅用汉语写作,还用英语翻译过许多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如《青春之歌》、《小二黑结婚》等。这些翻译作品曾先后获得“中国图书奖”“优秀翻译奖”等奖项。
黑妹:彝族人天生丽质,不乏出色的彝族模特和演员,著名歌星黑妹就是因有一副天生的彝族美女形象而获得歌坛“黑妹”之称,黑妹原名鲁玉霞,来自昭通巧家县五寨乡,一个普通的彝家山寨。因为祖宗辈辈都是一身黑的民族服饰,因而她的小名就直接叫黑妹。黑妹天生一副好嗓子,1988年就凭借自己的实力摘取了全国第二届各民族青年歌手邀请赛金奖,之后又一发而不可收地获得多项世界和全国大奖,一跃跨进国家一级演员行列,成为歌坛一颗耀眼的新星。黑妹的彝家处女情歌《阿惹妞》《山里的哥哥漂洋过海》,唱红了大江南北,把彝族山乡的清泉甘露撒遍了祖国大地,被誉为“彝乡百灵”、“彝山女神”。
曲比阿乌:
在一些中老年人的心里,上世纪80年代初由曲比阿乌独唱的那首充满彝家风情的《阿西的孩儿》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嘹亮深沉的歌声和憨厚开朗的彝家小伙形象成为当年人们喜爱的明星偶像。曲比阿乌来自凉山彝族聚居区,从小就受到当地民间音乐文化的熏陶。在西昌读高中时,参加学校的文艺宣传队开始展露艺术才华。1978年考入四川省艺术学院,毕业后,在四川省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84年调入凉山歌舞团。他擅唱以彝族音乐为主的西南少数民族歌曲,其演唱风格浑厚、奔放、感情真挚、深沉,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和生活气息。代表作有《阿西的孩儿》《情深意长》《赶马调》等。曾多次参加中南海春节联欢会和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荣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彝人制造:2002年12月起,几首具有彝族风格的另类音乐从成都飘向全国。这些音乐就是彝人制造第一张专辑中的《彝人传奇1—山上的奴妞山下的哥》、《彝人传奇2—远方的情歌飞过来》、《彝人传奇3—远方的情歌唱出去》。3首歌曲迅速传播,仅《远方的情歌》一种从问世起的两年内便在各地电台播出5000次以上,成为2003年全国电台播出率最高的内地音乐,甚至在日本、韩国等国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彝人制造成为中国乐坛一支引人注目的新生音乐力量。
彝人制造是一个以宣传彝族文化为目的的民族摇滚乐团,由凉山州宁南县彝族青年曲比哈布、曲比阿乌及其堂兄拉古三家等发起成立,乐团共有7名成员,分别负责制作、创词作曲及演唱。彝人制造在创作中将彝族文化的元素与现代的音乐元素、世界音乐元素揉为一体,用摇滚、说唱等现代音乐诠释他们祖先的传说和爱情。目前,他们的第二、第三张专辑都已制作完成,2005年将全面推向市场。不久,他们还会把专辑拿到台北制作,甚至打算到美国去拍摄MV,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了解彝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