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于是属于五行属什么?
于是一个姓氏,不属五行之中任何一行。因为汉字中的部首“宀”(宝盖),“门”字部都是表意文字,与五行没有任何联系。比如“户”“广”等字,都不是五行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古人把汉字的偏旁部首分为十类,称为“偏旁”、“部首”或“词字”。这十类是: 宀字部:宀字旁; 门字部:门字旁; 亻字部:人字边; 言字部:言字旁; 木字部:木字旁; 金字部:金字旁; 火字部:火字旁; 土字部:土字旁; 氵字部:水字旁; 扌字部:提手旁。 在这十类中,只有“金”和“木”被后世阴阳家用于五行之中,用来表示金行和木行。其他七类都不在五行之内。
于字的字形,在古代是“於”字。“於”的“宀”部,古人解释说是象房屋之形,因此有“於”字就是屋宇之形,属“宀”部。
《说文解字》:“凡居必有屋,室有窗牖,所以通光气也。象形。” 清·段玉裁注:“屋者,伏也。人有倚伏,屋有东西南北之门,四角皆有倚伏之象……此惟室无门,故曰穴。” 所以,于这个姓氏,从五行角度看,属“土”。
于在中国是较为普通的姓氏,一般认为源于姬姓,是周王室的后代。相传周王族的一支于山西绛县附近建立了小国翼,后为犬戎所灭,其王室成员以国为氏,曰冀。汉代时冀地之人说话不清晰,冀和于很相近,于是部分冀氏改为于氏,沿用至今。还有源于复姓,如北齐时有国姓库莫于氏,北魏时有于翼氏,后来省去用单姓。此外,有的出自他民族改姓而来,如唐代时室韦族部有于厥部,其部民改汉姓时多称于氏等等。
从字形来看,“于”字由“一”和“口”两个字组成,“口”字是“于”的形旁,“一”字是“于”的声旁。那么,这两个字都属于土字根,土属五行之中的“土”,而“土”又为五方中的“中央”方位,也被称为“黄”(如黄土地)。因此将“于”姓归属于“土”和“黄”。
于在康熙字典的笔画为7画,在49个属土的字中排名第25位,那么用25减去5(五行为5)得数是20再用20除以5(五行为5)其商数是4余数为0,再用商数4加上余数,所以于字的笔画总数和属性的位次总和为4。从五行八卦的卦象来看,属于兑卦。兑卦上阴下阴,兑为泽为悦,和卦相为比和,和卦乾卦相为伏克。同时兑和兑相为比和。兑和坎相为冲克。
另外,于姓也来源于复姓和他民族的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