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字的五行属什么?
“同”字的基本信息 拼音:tóng、tòng 繁体:同 五笔:wgkg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五行属性:火 简体笔画:4画 繁体笔画:6画 吉凶寓意:吉 姓名学:姓氏,多音字 •名字含义:五音之一,口字,中宫。
•《说文解字》释“同”为“聚木也”。从字形上看,“同”像两株树木,有枝叶,有根茎,根茎在下面,枝叶在外面,本义即树木生长得紧密而相“同”、相“和”。 “同”还引申指“相同(跟‘异’相对)”“一样”“没有差异”“不分彼此(互相)”等义。如“天方夜谭”(故事情节离奇,不是现实的)。
古文字中,“同”与“桐”同源,都表示梧桐树。古人认为这种树形状高大,叶片茂密,且四季常青(惟冬季落叶),非常“同”一,所以用“桐”“同”表示“同一棵梧桐树”的抽象概念——生命长久。又因树叶茂密,用来代表“众多”或“全部”——普遍存在。由此,“同”才有了“共同”“一起”“同时”和“完全一样”的意思。后来,“同”的上述这些意思,大部分被“俱”代替了。唯独保留了一种重要用法——“全,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组成“同… …”式合成词。现代汉语中还有这一用法。
现在有些字典把作为姓氏的“同”归入“玉部”,是没有根据的。古代姓、氏各有其来源。姓源于母系,氏源于父系;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一个分支。周朝贵族有一个规定:同姓不能通婚,同氏可以通婚。秦灭周后,统一了姓氏。汉代史书关于秦始皇“混同姓氏”的记载,就是指这件事。后世以氏为姓者很多,但毕竟不是姓的来源。作为姓氏的“同”,只能属于“口部”。
凡以“火”、“光”、“电”、“马”、“石”、“奇”、“同”、“孝”为名者,以“寅”、“午”、“戌”三会火者,以“申”、“午”、“未”三合火者,五行皆属火。
古文字中木、林之字常以“屮”、“艹”、“?”表示,比如凡以“梅”、“兰”、“竹”、“菊”、“松”、“林”为名者,以“亥”、“卯”、“未”三会木或“寅”、“卯”、“辰”三合木者,五行皆属木。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在冬季(亥月、子月、丑月、戌月、酉月、申月),五行又喜木,取名为木子、子枫、子林、林森、冬森,那么即使这个孩子冬天出生,也不会为木的来源不足而发愁。
古文字中水字以“氵”、“?”、“?”来表示,比如月华、水月、寒江、沧海、瀚海、若水,等等。另外,以亥、子、卯月出生(亥、子、辰会成水,亥、子、丑三合亦成水)的婴儿,五行中又喜水,取名为海洋、涛涛、子江、海成、清、源,也可以借助水字根来为所取名字增水。
金、银、铜、铁之字常以“金”、“钅”、“?”(如铁)等字表示,比如以“珍”、“铁”、“钊”、“鑫”、“剑”为名字者。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在春夏之交(巳月、午月、未月),五行又喜金,取名为金城、铸金、铭金、玉剑、金剑、成金、金成,就会金旺而火不足,这样就不会发五神喜忌之忌了,命理学上称之为生旺通明。
古文字中谷、土之字常以“土”或“?”表示,比如凡以“土”、“地”、“坤”、“春”、“文”、“培”、“坤”为名者。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在秋季(巳月、午月、未月),五行中又喜土,取名为学文、培、泰坤、希坤、成坤、坤成、坤泰,也不愁为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