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几画五行属什么字?
《说文》:“舟,船也”;段玉裁注:“凡木名船者皆曰舟。”故舟字在古代属木。 东汉王充《论衡》:“舟车之所成,人力之所通也……船者,吾之舍也。”“舟车”连用表示交通工具,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结构,可证“舟”在古代属木无疑。 “舟”的本义就是船,而“船”最初写作“巛”。古文字学者一般认为“巛”字即“舟”字的初文,并且认为它象舟之行貌(见杨树达《古文字构形学》)。这样,“舟”从木,“巛”从川,形符相同,声符不同,显然属于会意字。
然而,现代学者一般否定“巛”就是“舟”字的初文这一说法,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如裘锡圭先生认为,“巛”像两条流向不同的河流,可能暗示着两岸有码头、有船只的意思,后来借用作“州”,从而形成“周”“州”二字(见《文字学概要》)。又如徐中舒先生认为,“巛”像一个在平面上旋转着的螺旋,具有双关含意,可以指示东西和南北的方向,后来假借作“州”字,从而构成“周”“州”二字(见《古文字構形學簡編》)。这些说法虽然推翻了“巛”即“舟”字的初文的观点,但又无法证实“舟”的五行属性为水。
其实,古人造字是很讲究的,如“川”字,甲骨文作“」”,金文作“亅”,小篆作“丶”,字形由一竖加一点构成,正好象河流之水由高处向低处流的模样。而“舟”字,甲骨文作“𤂸”,金文作“𤃣”,字形由“㳄”和“舟”两个部分组成,上部分象独木舟的模样,下边象河水。所以,“舟”的形旁“㳄”表示的是“舟”的主要构造——独木舟,而不是表示“舟”所用的材质。而且,“舟”字诸古文中的点、横、竖等笔画,都代表流动的江河之水,说明“舟”与“川”一样,都属于水。可见,“舟”的字形演变是符合造字原理的,其五行属性当以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