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五行属于什么意思?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古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动规律把世界万物划分为五大类,每类用一种物质代表,称为“五行”,即: 木类-木; 火类-火; 土类-土; 金类-金; 水类-水。 在人体上,五脏具有五行的属性,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而在人体的外在表现中,五官(目为肝之宫,口为脾之城,鼻为肺之梁,耳为肾之所)、五体(爪为筋之余,毛为血之余)等也各有归属。 对于女孩子来说,还有特殊的“行”,即月事。每月一次的月经来潮,在五行属土,因为月经由子宫所生,而子宫为盆腔之内,属阴属土。
除上述“五行”外,在中医古籍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五行”系统。这些“五行”或来自于古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或是来源于对生命现象的归纳和猜想。但不管怎么样,它们的确反应了自然界的某些变化规律及人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五行在人体主要分布在头部、躯干、四肢五个部位,并左右有别,气血各有所属。脏腑功能的大小、强弱决定着气血的分布。人体气血要不断地通过经络循环、代谢、布达周身脏腑百骸。因此,人体的五脏之气要通过经络与躯干、四肢的前后左右相应地相通。
两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水平线上分别为男女生殖器官、胃部、小腹处的穴道,称做“三焦”,中医认为是“精神气血出入的大门户”。在此部位上下左右5寸(1.8寸约为一个普通人的大拇指,从螺纹起到第一关节处的长度)以内为五脏所主,叫内经所说的“胸腹五脏六腑之大络”。
这10平方寸的地方,称为“胸五行区”或简称“胸区”。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按五脏之气在前后左右、上下左右的阴阳属性及五者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来划分五脏的区域。即:胸部左半边为心经、肝经所属,右边为大肠经、肺经所属,正中为肾经、脾经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