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是属于五行属什么?
属木,有文艺范。 《礼记·檀弓下》中有言:“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矣。”其中的“行”字,在古代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走之旁加一个行之字的“行”,一次是走路的走之儿。古书解释时,认为这两种写法不同的“行”字含义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疾行、跑的意思,后者才是一般意义的步行、走路。因此这里的“行”应该理解为“行步”、“走路”。
古人造字,用意是非常巧妙的,以上面“行”字的两种不同写法为例,如果作“行步”“行走”解的第一个“行”字下面有两个“止”(趾),表示走路的时候脚要踩在地上;而第二个“行”字下面是“彳”,表示这条路上只有人没有车马,所以这里可以走得很轻快,如奔跑一般。可见古人的造字是非常严谨的。 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走”字其实是一个简化字,它由走之旁和行字组合而成。但在古代这个简化字出现以前,“走”字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它的繁体写成“走”或者“辵”(读chuo4),从字面上来看,上面部分表示脚步,下面部分类似“止”字,但里面只有一横,表示路。当人们“走”的时候,一定是“走”在路上的,所以“走”就是今天的“走”字。这种用法今天已经不多见了。
古代的“行”字今天普遍写作“行”或“行书”。 还有“径”字,今天的读音jian4,古人也常用来指道路。比如我们常说的“捷径”,其古文字形就是从上往下走的“小”加上一个“径”字。还有一个成语叫“阳关大道”,其中“阳关”的“阳”字也是以“径”代替。这些用例都能证明我上面的观点——古代的“行”和“径”都有“道路”之义。而且它们都属于会意字。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汉语中的“径”除了指路外,还引申指直接、径直。这也许是受现代汉语里“径直”一词的影响,“径直”的现代汉语意思是“直接向某目标走去”,其中的“径”也是指路的意思。显然这是古今词义的保留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