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行中格是属什么?
五行的分类,最早来源于《尚书》“天地之气”中的“天五之气”,及“大衍之数”中的“天地之数”。 东汉京房作纳甲法,将天干地支与五行配合,用来预测人事的吉凶。这时出现了五行的名称和用法。 晋代陶弘景补充了五行所属方位的理论。他著的《古今注》中记载了“木位东方,火位南方,金位西方,水土位北方;木性喜阳而畏土,火性喜阴而恶水,金性喜凉而忌火,水性喜土而厌木。” 这时的五行已经有了固定的属性和相生相克的关系。
唐代李筌著《太白阴阳经·金诀》中说: “太阴之水,其性黑,入阴司,灌玉堂,归玄冥,统咸池,化而为水。太阳之火,其色赤,入乾宫,曜紫微,照离位,生于荧惑,散而为光。至阴之木,其色青,入艮方,萌坤志,延巽位,长于月德,化为栋梁。少阳之火,其色赤红,入震宫,耀离明,焕乾方,本于荧惑,旺而化焰。少阴之水,其色碧黑,入坎宫,聚泽泉,生月华,归于玄冥,蓄而为海。至阳之金,其色白,入兑位,锋峨嵋,露清冷,生于太白,成而化剑。太阴之土,其色黄,入中央,育养四维,隆于戊己,生于季夏,实为万物之母。” 这里有了金的白色、水的黑色、火的红色、木的青色以及土的黄色的具体描述;颜色由最亮的到最暗的排列有序。并且提出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顺序。
元代贾铭在《人元章》中则记载了五行的位置: “夫五行者,木居东方,主春令;火处南,主夏令;金居西,主秋令;水居北,主冬令;土居中央,主四季。” 这时的五行已定位,有东西南北及中间的概念。
明清时期,五行理论不断完善。
明代罗洪先著《易义》提出了: “木生于左,火生于右,金生于上,水生于下,土居中央。” 这里的五行有了方向的前缀,而且不是单纯指空间概念。而是指出了五行的生发方位,更确切的是指五行运行的路线。这一理论进一步完善了五行的属性。
清代张孝祥撰《广阳杂记》中,提出五行应时而生: “春应木,夏应火,秋应金,冬应水,四时交替,各有其政。” 他把季节变化与五行联系起来,说明五行具有时间的属性。同时他在《洞灵经》中又说: “木盛于春,火盛于夏,金盛于秋,水盛于冬,土盛于四季。” 这里又有四季的土,与上面贾铭书中的土有所区别,似乎是说四季末月的土气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