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与五行怎么对应?
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人体也是由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因此称之为“五行”;而五脏(心、肺、脾、肝、肾)也是由这五行对应的。 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除了这相生相克的原理之外,中医还认为,五行还具有上下左右的属性,如木的特性为:“主升、主动、主条达”,是有向上、向前发展的性质。因为木是在东方,所以被称为“东木”或“肝木”;因为木具有生发的特性,所以又被称为“春木”。 同理,中医还将人体的中心定义为“中土”,将西侧定位“西金”,将南侧定位为“南火”,将北侧定为“北水”,将顶部定位于“上木”。
在此基础上,中医进一步将人与自然环境进行对应:在时间上是凌晨1~3点主“春木”;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主“夏火”;晚上9点到凌晨1点主“秋金”;凌晨3点到上午9点主“冬水”;上午9点到下午3点主“长夏土”。 在空间上是东为“春木”;南为“夏火”;西为“秋金”;北为“冬水”;中部为“长夏土”。
当然,这个规律不是绝对的,只是大概的主客观规律。 了解了这些五行知识之后就可以知道,在人体经络穴位中是存在着相对应的五行规律的。如肝经上的穴位有“行间”、“太冲”、“期门”等,这些名字中都带有“木”,这是因为肝经是木行的经脉;同样,肺经上的“太渊”、“少商”,脾经上的“公孙”、“商丘”,肾经上的“涌泉”、“复溜”等,都体现了相应部位的五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