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志五行属什么意思?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与五脏相对应的五种情志,即“喜、怒、忧、思、恐”,简称“五志”。 “五志”属于精神范畴,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反映。 《灵兰秘典》说:“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其志为喜;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志为悲;脾与胃相为表里,其志为思;肝与胆相为表里,其志为怒;肾与膀胱相为表里,其志为恐。”
从五行属性上看,“五志”归属于五脏,但并非全部属性归于五脏。 如“喜”来源于心,属火;而“惧”则主要归肾经,属水;“思”源于脾,属土;“怒”来自肝胆,属木;“忧”和“悲”则归属于肺脏,属金。 “五志”还有自己的生理作用。
《黄帝内经》指出:“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 张景岳对此加以阐发:“喜则气缓,怒则气上,哀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虚,思则气结……故曰五气之病。” 五志过度则会伤神致病甚至死亡。 所以,我们在进行情绪调节时,必须考虑所处环境、所做事情以及自身状况等因素,做到张弛有度、动静适宜,才能使我们的身心保持平衡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