馂的五行属什么?

束雯花束雯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馂”字,《说文》中解释为:祭祀余食也。段玉裁注云:“谓祭祀之余食也。礼,祭祀必供饭,祭毕,君子不食,即留此饭。”也就是说,这顿饭是留给参加祭祀的人的,这些饭吃不完、留到了下一个祭祀日,就称之为“馂”。这种祭祀日间的饭菜称为“燕飨”;祭祀结束后,把“燕飨”中的剩饭再分发给众位臣子,让他们带回家去,这便成为了“馂”。所以,“馂”的本义就是祭祀之后分发的剩余的食品。

从字形看,“饣”与食物有关,“夋”表示速度很快,“饣”和“夋”联合起来表示“快速品尝食物”的意思,引申指“很快吃完”。《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其中的“重穋”是指晚种的谷物,也就是收成晚的谷物。李兆良先生说“重穋二字连文,古音双声,其义当指‘熟穀’(见所著《汉字微形》)。”也就是说,秋收之后,粮食都归仓了,这里说的“熟穀”其实就是“粟”。用“酉”代表“酒”,是因为古代制酒需要发酵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所以酒是慢吃的食品。而“粟”是快熟的谷物,在收获后尽快吃,因此用“戌”表示。可见,“粟”和“戌”发音相近,而且在表达时间时,总是排列在一起,所以后来“粟”用“戌”代替。这样,“馂”的字形就变成了“饣+辛+戌”,读音变成了sù xī gǔ 。

不过,这种解释只能让我们看懂“馂”的字形演变过程,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它的来源,比如这个字形为什么是这个形状,“辛”“戌”为什么要加入其中等等问题,还是难以说清。

郜怡漫郜怡漫优质答主

“馂”是形声字,从人(jùn),肙声。这个字形和音读都符合秦小篆《说文解字》的写法与读音(即现在大篆的写法)…… 查字典,“馂”的拼音为sui4或jìn1,而其繁体字“餕”则是jīn3或shǔn4,二者区别在于偏旁不同——前者有“肙”字做部件,后者无此部首;但简体和繁体的发音是完全一样的!所以,“餕”的字源演变也跟“馂”是一样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