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字五行属什么?
《康熙字典》记载:【戌集下】【肉字部】 胥 ◎拼音:xū;英文:the same; alike, similar ●【广韵】况朱切【集韵】【韵会】胡江切【正韵】胡光切,音香。【说文】吏也。【周礼·天官序】府、史、胥、徒。注:府主藏,史主书,胥主为胥籍。汉令有胥吏法。又相也。【史记·曹相国世家】何举魏公子无忌,自代,令如胥吏期赴召。【唐书·裴度传】公等皆兴亡大胥吏。又伍长曰胥。【诗·小雅】彼君子女,缟衣綦巾。既同叔胥归矣。又星名。【晋书·天文志】轸之西四星曰天鸡,天鸡居虚梁胥靡之间,主纪候风,风雨常以此候知。又【集韵】徐须切,音苏。亦吏属之称。今人谓相似者为胥似。又【玉篇】本作須。详后鬚字注。
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到,“胥”的五行属性是“木”。 下面我们看由“胥”组成的字和词在康熙字典里的注释。
1.【子集中】【人字部】 胥;【唐韵】息徐切【集韵】【韵会】徐虞切,音舒。【说文】吏属,若相者也。【前汉·宣帝诏】故吏不胥比坐。【师古注】胥,相从也。 又【增韵】相与也。【易·系辞】君子以类族辨物,故无谋不善之人,无巧佞之吏,无有胥怨者。
又【广韵】相也。【论语】有朋自远方来,损乎哉,人乐曰:人乐为胥事。○按凡与人相与,称人言尔,如我汝吾耳。人言胥则相语非尔汝吾也,盖古相与通用然耶? 又【集韵】徐俱切,音徐。义同。或作须。通作胥。
2.【子集中】【人字部) 需;【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徐鱼切,音须。待也。【易·需卦】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 又【孟子】需于郊。【释文】需,待也。需必待於雨乃需也。
又【後汉·崔寔政论】将求而待之,谓之需;既得而行之,谓之小有。
又【增韵】待时。【易·需卦】需待也。【疏】需,待也,待物以济时也。
又姓。【左传·昭二年】晋有需毋恤。○按需毋恤,需音徐,毋音无,此二字连读,与今俗别音也。
又叶须瑜切,音胥。【楚辞·九叹】皇剡斫兮永怀,结徽纆兮进取。步余马兮轩渠,纵余辔兮邪遒。 又叶辛于切,音熏。【韩愈·进学解】业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毁於随。方肆其谈,纵所欲言之,闻者未尝不为颔颐动容,叹息赞善。 「需」,《玉篇》云:古文「胥」字。
3.[形] 须(xū),古代指胡子;现代泛指头发,多用于形容眉毛和胡子。
4.〔须臾〕一会儿;片刻。
5. [量]指时间的一短间隔,相当于十五分钟。
6. [形]①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性状特点,可译为"很""十分"等等。例如: (1)所恶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比死还可怕的事")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不耻者。(《庄子》)(("没有孔子一半的学问却不以为耻的人"))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不懂得断句停顿")②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要做的动作行为是由前面的动词所引起的。可译作"要""将要" "刚要"等等。例如: (1)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火势蔓延到天空") (2)秦王恐其为变,欲斩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担心它发生变化")③用作代词。 ①代人,一般作主语。例如: (1)沛公安在?(《鸿门宴》) ("沛公在哪里呢?") (2)吾欲之南海﹔何如?(《蜀鄙二僧》)("想去南海怎样啊? ") ②代人,一般作宾语、定语。 ③代事物,一般作宾语。 ④代处所,一般作主语。⑤代情况,一般作状语。⑥代原因,常跟因为连用。⑦代手段方法﹐通常跟以连用。⑧代工具,往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⑨代对方所说的话,通常是问句,也可作为转述对方的答语。⑩代对方的行为,通常与所连用。⑪代事,常用在所字结构后面。⑫代时间,可与其时连用。⑬代原因,可以用因﹑由于。⑭用于反问句中加强语气。⑮用来引导句子。 例: (1)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刘邦要在关中做君王”)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兰亭集序》)("因为我命运凶险不幸,从小遭遇忧患") 7.用在动词之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对""向"。有时可以译为"被"。例如: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把酒杯献给刘邦祝寿,答应结为儿女亲家")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卒廷见丞相御史大夫章。(《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恐怕他打碎和氏璧,就委婉地推辞了,再三请求,终于在朝廷上接见了赵国丞相及御史大夫。”(破:打破)" (3)遂发怒,悉召县中百馀少年,击杀尉。(《陈涉世家》)"于是发怒了,把全城里的一百多个年轻人集合起来把他们杀了") 8.放在动词前,跟"莫"、"勿"相同,表示禁止别人做某事,可译为"不要"。 9.表疑问,可译为"为什么"。 10.连词,表因果,可译为"因而"'所以' 11.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不翻译。 还可以作副词用,表示猜测,意义与"大概"相近;也可以作助词,相当于"犹"。 附一:关于"须"的解释: “必须”“需要”“应当”等都属于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