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五行属什么?
“于”与“於”在古汉语中是相通的,所以古代有“於门”之说,即凡是“于”字作为动词用时的写法都可以写作“於”(见《说文》);但现代汉语已经不再认为二者通用,而是形成了独立的词形和词义系统了——虽然两者在有些文献中仍然可以互用,例如毛泽东的诗句“天连五岭银锄落”,“天连”就是“地接”的意思,这里的“连”就可以写作“接”或“於接”(当然也可以写作“于接”)。 但从古代的用法来看,一般认为用于动词后的是“於”而不是“于”,如“何厌之有”——这个例子中的“有”是动词。而用于介词或副词后的则是“于”而不可能是“於”。 因此我们可以说,现代汉语中的“位于”“归于”“生于”“见于”“出于”等结构中的“于”实际上都是“於”的古字。另外,现代汉语还有“於此”“於今”这样的结构,其中“于此”的“于”也是通假于“於”。
但是,如果仅仅这样说还是不够的。因为既然可以互用,就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古汉语中“於、于”的区别主要是在於语气上的不同。试比较以下例句: (1)吾谁与归?(《论语·微子》)——这显然不是疑问语气,所以这里不能用“于”,只能使用“於”字。
(2)夫子至於斯,而没吾道。(《孟子·尽心下》)(3)夫子至于斯而没。(同上) “至於斯”是一个整体,表示到达某处的意思,相当于“到……”,这是“於”在疑问语气中所表达的含义之一——“到了……没有!”这种句式是典型的反问句式。而上面两个例子的意思是孔子到此一游便去世了,这里表达的只是一种陈述而非反问式的语气,自然要用“于”而不能再用“於”了。
又如: (4)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孟子·滕文公下》)(5)齐人有二妻者。(同上) 从语气的角度看,这两个句子都是平实的叙述,并没有任何的问诘之意。因而不能写成“齐人有一於室者”“齐人有二于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