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五行属什么的?
《说文》:“愉,乐也” 段玉裁注:"今本作'乐'者,后人不知古无此字。凡经传中'乐'皆当为'娱',后世乃改从'耳'矣.……’乐’‘愉’二学象二者之形不同而义皆谓之乐,则‘愉’当为乐之本字……” 关于愉的本义解释有二:一是同“”;二是与“”、“豫”相通(即《说文》所谓“古愉豫(豫)闲乐,故字相借”)。前一个本意为“和乐”,后一个本意为“欢乐”或“安逸快乐”。由前一个意义引申出“喜悦”“欢快”等义;而后者又进一步引申出“取悦”“满足”等义。以上两词都包含两个意义因素——“悦”(内心体验)+ “乐”(外在活动),因此它们都能表示一般意义上的“快乐”。
但有趣的是在甲骨文中却并没有“愉”这一汉字,其相关含义分别被写成“ ”、“ ”或者“ ”等等。不过,到了金文时期,“愉”字的出现已经相当普遍了(比如西周时期的毛公鼎和散氏盘上就有这个字)。而且,这种变化还反映在它的读音上——虽然上古音系统中"愉""豫"二字可以通假使用,但从中古开始这两个字已经不再具备这样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的读音发生了分化): "豫"读[jüə],"愉"读[yʊʔ]。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高兴愉快”这一类情感状态的愉似乎应当是由“和乐”这个基本义项发展而来而又不同于“愉悦"的一种感情状态(如上文所述),同时它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比较单纯的心理感受而不带有任何外在表现——当然,这种心理感受可能与其它一些情绪相互纠结在一起无法完全分离出来从而形成了诸如“快活欢娱”之类的复杂情感体验类型就不得而知了:)。总之不管怎么说吧!这至少说明古代中国人对快乐的理解是相当细致而又复杂的,以至于人们不得不通过建立一套新的文字系统来对它进行分类标记而不是像现代人一样简单地用一个字来表达所有这些概念和内容并期望别人能够读懂和理解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