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的五行属什么?
首先,要了解五行是什么? 《尚书·洪范》中记述了箕子向武王讲解五行理论的内容:“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者,乃有貌而有象,有义而有理,有类有独”;“故谓之象,五行相制也;谓之象,五行相得而象而成。" 这里的「五行」是五种行为、运动的动态概念(而非现代科学中的元素和性质),其中水火为两类,其余为三类。这五大类的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1)火炎上而润下止之,这就是火能消亡水;
(2)雷风暴激而不能消灭草木之根,即木克土;
(3)金能断木而未能生木,这就是金不及则木盛;
(4)润下不能使金化,就是金能生水却不能化成土;
(5)土载万物而又能使物归本位,也就是土可以生万物,又可克除一切。 在这个循环中,没有哪一行是绝对强势或弱势的,每一行的力量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接下来谈谈赵的五行。
历史上赵氏有两个国:1.赵国的赵。在春秋时代就有晋国大夫赵衰、赵盾,后来发展成强国赵国。赵国开国君主赵国的建立者赵襄子曾言:孤主世受先君之明命,以社稷之子弟,为天下之王,必须遵行「五德”之说。当时,赵雍已统一中国北方,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并着手对外扩张政策时,就自认「代立黄帝,其德昭于天下」,又认为周灭商是「金伐木」,自己灭中山亦属此例,所以认为自己承继的是土德。因此,从秦始皇到秦朝灭亡都是按照「五行」土德的次序来规定制度和行为礼仪。这种观念被汉儒继承下去。汉朝皇帝都自称「真土徳」。因为,汉朝皇帝认为自己的朝代是由五行中的土所生。所以在刘邦称帝之后,便将都城定在了洛阳附近的洛阳,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直到西汉末年,才将都城迁往长安附近的长安城,以加强统治力。
2.宋朝的国姓。宋太祖赵匡胤以「火德」取国号,他的子孙皆奉「火正南朝」的历法,如北宋以建隆元年正月己酉朔旦为岁之始,南宋以建炎四年十二月十二日辛卯朔旦为岁之首年。这是因为赵匡胤自称是黄帝玄孙颛顼的后人,而当时的南方正是以火德王;再加上宋朝的开国之君宋太祖是个性情耿直的人,他既不愿与北朝对抗到底,又不愿让南朝继续存在下去,于是便选择了以「火」为国号来维持自己地位的做法。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 因为「火」本来就是南方的颜色。 但由于宋朝国力强盛,国力空前强大,“火”便成了天下百姓心中的吉祥之物,”因而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流传下来并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的一种现象:每当人们说起宋代的时候就会想到它有一个叫赵匡胤的伟大人物,而他正是凭借着这一特点使得自己在众多帝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