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五行属什么?
“郎”这个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就有两个了,一个是上图的“㫃”字,另一个是下图的“壬”字。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相同或相似。小篆把两个文字合并成了一个。 楷书继承的是小篆的传统。
“郎”字的本义是什么,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其本义为“竖立着的竿子”;另一种则认为是“廊”的初文,表示建筑物的四周有围墙,中间有通道的房舍。 “郎”字在古代有多种用法。
1)指“侍者、随从”;
2)用于称呼那些地位较高的官员;
3)也用来称呼帝王的近臣;
4)后来又成为君子的代称(《论语·公冶长》中的“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5)用作姓氏时读láng(郎郎),如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和清代学者刘逢禄就是这个复姓的后人;用作姓氏时读làng(啷啷),如唐代诗人李白就是此姓后人。
6)“郎”还表示“二尺绢”的意思(“一丈为丈,二丈为两,二十尺为一丈”,所以二尺叫一“匹”),因此又引申出“官府所发的俸禄”的含义。
7)在古时还有一种特殊的官职被称为“郎官”(即皇帝的侍从),后来被作为中央政府中某些部门的通称,比如户部的属员就被称作“户部郎中”;地方上的幕僚机构也被称作“司郎中”(如明末的东林党,就自称为“东林司郎中”);而掌管皇室图书典籍的官署便被称作“秘书郎中府”——这也成了后世公私藏书楼名称的来源之一。
8)在某些方言里,“郎”还表示年轻男性的泛称,这是由上边第(四)个意思演变而来的结果——不过由于地域文化的巨大差异,这种称谓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此外它还可以充当人称代词使用——“郎”在古汉语中是第三人称代词,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却变成了第一人称代词(在北方部分方言里还有保留)。
9)有时也表示年少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