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字五行属什么?

陆绍裙陆绍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如来”、“如如不动”的意思,即如来如去之意,来亦不来、去亦不去——因为心外无物;心不可见故。 2.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皆归本心,本心无相无形故名如。《圆觉经》说:“譬如清净明摩尼宝珠,恒常清净,一切染著不能侵损。”“法性常住,无有事物可以破坏,亦无有事能够破坏它,所以叫不变异。‘不思议’是说没有办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它的意义,不是不可以思维、想像和判断的事情……”(黄念祖老居士的讲记) 3.《坛经》说:“自性常见自相,自性常念佛,真如自性起念,名之为念。本性自念,名自性一念,一念定者,名为一佛道。若念念心中,一也不有,三、四俱无,乃至六十、百、千念,念念尽无,自性常自在故。” 六祖大师说:“一念菩提般若之智,人人自有,各未尽得。” “顿教法,即是瞬间悟入之法也……顿是刹那间悟入,即是无上菩提之道。但离妄念,即当开悟。只此生灭门,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更无尘净诸念矣!” 4.禅宗以心传心而顿然开悟者为多,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者也。因众生之心本来如如不动,犹如明镜,无染无着,所谓“心如明镜台,何处染尘埃”者是。只要不再把镜子弄脏了,那就是佛性。这就是六祖说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是说,要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必须离开妄念。

5.“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佛法,犹如觅兔角”、“烦恼即菩提”等等都是这个意思:我们本来没有烦恼,也没有菩提,只是被妄想所障而已。因此,只要除却妄想,就可以见到自己的真心。这也就是“心、佛与众生三无差别”的道理所在。 6.佛教讲的五行并不是中国传统的五行,中国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与五行的相生相克相对应的是五种智慧,称为“五行大智”或“五行智慧”: 金,指断德,又叫无垢慧。能够断除贪、嗔、痴三者之一,称之为断德,也就是金性。 木,指持德,又叫善慧。能够断除贪、嗔、愚的三者之二,这叫持德。 水,指依德。能断三种无明中的最下者,叫做依德。 火,指觉德。能断第二种无明,叫做觉德。 土,就是指一切德,也叫道种智。能够断除所有的无明,就是道种智。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是指修行的方法而言,而不是说人身的结构是由这五种元素构成的。至于人的性格也有这种对应关系:木性人直朴、火性人多情、土性人憨厚、金性人刚烈、水性人性柔。这也是古人总结的普遍现象,当然也不是绝对的。

7.关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可参看净土宗的教典。

优质答主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看看《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对“佛”字的解释就可以了——当然这些书都是文言文写的,现在的人看不懂。 这样吧,我用现代汉语翻译一下《说文解字》的解释——“佛,梵语buddha的音译。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指释迦牟尼已经去世);对修成正果的人的称呼。”而《康熙字典》里对“佛”字的解释是“佛字原从云弗声,梵语之转。或作佛陀、拂朵。今凡称佛祖者,皆谓此义也……又梵语菩提萨都,此名菩萨之觉者。亦云婆塞埵。此字本从草弗得声……” 其实这个“字义”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语言学的“音变原则”,但我觉得既然题主没有专门问这个,就只好在这里提一嘴了。 这个“音变的原则”我也不想多说,因为文字学里专门有《汉字音变规律》这一章来谈这个问题,如果题主感兴趣的话,可以买一本《古文字构形学》来看一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