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监所是指哪五型?

储玄储玄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重要的概念,来源于《春秋》纬书,见于《尚书·洪范》和《周礼·春官·大史》等。东汉郑玄注:“行,草木之干也。” 汉代五德终始说盛行,汉宣帝认为汉家正统,承水德而制,尚黑。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1年),刘歆等上书提出:“陛下宜朝觐父庙,亲问厥功,文王受命,定国兴邦,其功德至大;及武王伐纣,戡定乱略。今陛下承天命,奉祖宗,继文武之业,宜封禅泰山,增益土德。”于是汉哀帝采纳了刘歆的建议,于次年正月率群臣去泰山祭天祀祖。刘歆的这套理论中,把五行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五行”的说法流行后,被汉代的儒生们加以改造利用,用来阐释帝王兴衰成败之谜。他们把天子比附成五行中的某一元素,以应时令或不得其时,来论其国家盛衰成败。如秦失其政,以水克火,故灭而应期;汉得火德,则应时旺盛。又按《五行大义》所述,更以五行配五方、五色、五时、五脏乃至五味等,将天人感应学说推到极致。

这种理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玄学冲击,开始式微。但到了唐朝又重获新生。唐初立国,李渊便以隋文帝杨坚为始祖,自承土德。贞观年间魏征等人著《隋书·五行志》,取法东汉刘歆,认为汉朝土德未终,而隋代之兴,正是应了土德延绵之运。此外隋唐历代皇帝都推崇佛教,这从武则天称帝到唐宪宗崇佛可以看出来,因此这一时期的阴阳五行之说也受到佛学影响,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

糜雅明糜雅明优质答主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形式; 阴阳,是太阳和月亮的周期变化过程产生的光明与黑暗的现象;

干支,就是十天干、十二地支的组合,天干十种,地支十二种。 天时,指一昼夜间,白天黑夜交替的时间,也是二十四节气转换的时刻;

地理,即地球上的山川河流及地形地貌特征;

人命,人的出生时间; 人事,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

物候,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在特定季节里自然出现或消失,如花开、叶落;

星躔,星象运动;

卜筮,古人用龟甲、蓍草等预测未来的一种方式。 五运,即风,湿,热,燥,寒五种气候;六气,指风,暑,湿,燥,凉,雪六种天气;

形胜,指地形的山势和水流;色状,是指植物的自然生长形态——树高,枝长;声韵,是指自然界各种声音的大小高低;

音律,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字书,文字学的专著。 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规律性现象,并归纳为一种抽象的数理模式。所以这些都属于“术”的范畴,而不是“学”——关于它的具体分类,我会在以后的帖子中单独介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