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什么喜欢喝咖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的喜欢喝茶,有的喜欢喝咖啡,西方人尤其喜欢喝咖啡。而中国人传统上喜欢喝茶,喝咖啡的习惯是近些年才有的,为什么是茶和咖啡“互掐”,而不是和睦相处呢?最近,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从茶和咖啡的传播与文化适应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有趣的探讨。
咖啡和糖的搭配是绝妙的组合,它们的味道在舌尖交融、升华。但咖啡和茶却水火不容,两者在全球饮料市场上处于互争雄长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咖啡大约是在公元15世纪起源于埃塞俄比亚,然后传到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再传到欧洲,并从欧洲向世界扩散。茶也大约是在15世纪末明成化时期逐渐由中国的西南地区传到中国各地和东亚,然后到欧洲和其他地区。
西方社会历来视咖啡和茶为“势不两立”的对手。拿破仑一世就曾尝试禁止咖啡,因为他认为喝咖啡会败坏法国人的道德,扰乱他们的思考能力。茶从中国传出去后,也面临文化适应的问题。例如,英国的初代茶客不知道煮茶的正确方法,习惯像煮咖啡或加香料的酒一般,把所有材料一股脑一起倒进锅里,煮到变浓再喝下去。
与咖啡不同,茶传入西欧各国后,没有“本地化”的过程,而是沿用最传统的中式“香片”煮法来制作,然后才传播到西欧其它国家。茶叶、咖啡和糖在当时都被视为珍贵的进口奢侈品,只有上流社会才有财力享用。在咖啡厅或茶馆中,商人常边喝边交换消息,因此咖啡厅或茶馆也成为重要的社交场域,甚至催生了新思想的诞生和新文化的出现。例如,有些学者认为,18世纪的“启蒙时代”是在伦敦的茶馆中孕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