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五行属于什么意思?

狄晓狄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音”在汉初的文献中,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相当于今天所说的Ⅰ、Ⅱ、Ⅲ、Ⅴ、Ⅵ五个调式。其中,角音相当于今天的ⅴ调;徴音,即今天的bB调;羽音,就是今天的gG调。 《淮南子·天文训》云:“宫盛则其声高而细,商盛则其声高而促…宫者,中和之节也。低徊而不暗,高明而不彰。”(高诱注:“宫者,中之节,谓之中声,唱之而三,奏之而七,谓之宫。”)

在这里,古人认为的“宫”相当于今天的C调,比今天的调性概念要宽泛一些。 “五音更代”和“七音更代”的说法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90年)。《史记·律书》云:“太初元年,天子亲幸雍,郊见五帝焉……乃立明堂,制礼,作乐。”司马迁在此提到的“作乐”,就是汉朝创建新的乐谱体系。

当时,在洛阳东面的洛水北岸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文字。这块石碑被命名为“洛书”,它记载了汉武帝制定乐律的情况:“八风从律,万舞备仪。金声玉振,以祭皇天。” 根据这块石碑记载的内容,汉武帝建立了用“五音”或“七音”来标记乐律的方法并沿用至今。这种方法是:以两个半音为一线,五度相生,每隔一个调号记一个音。但是,它没有标注开始发音频率的调号。

这种记载实际上无法单独用来定出一套完整的乐谱。不过,从这项活动中产生的“乐图”,却是研究汉乐的重要资料。 汉乐主要流传下来的形式是琴歌和相和歌。这两种音乐形态的歌词都用汉代的五言诗,而且是有节奏的吟诵,而不是押韵的歌谣(虽然押韵也是后来才形成的)。尽管乐谱已经失传,我们仍然可以借由其他途径来感知这些歌曲的整体曲调和乐段结构。

楚皓楚皓优质答主

一般用来指代五种物体,即水火木金土,也用来指代人体的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在这个题目指代的就是人体的五脏。

在五行学说中,水曰润下,由于水的特性滋润和向下的流动趋势,如同人体血液、津液的运行输布、向下向下而外,具有灌溉、下行、清洁等作用。

火曰炎上,由于火的特性是向上向外的放射和上升趋势,如同温热阳气的辐射,如同人体气化活动旺盛,向外、向上、涌盛、升腾、温煦等作用。

木曰曲直,由于木的特性具有向上、条达和生长趋势,如同植物的生长发育,直而枝曲、生长奋进、升发条达、疏通宣泄等作用。

金曰从革,金属物,可锻造能变革,因此引伸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变革等作用。

土曰稼疆,如同田里的庄稼需水、阳光和各种养料,又向外界输送各种粮食,故引伸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和培育等作用。

总之。五行学说运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将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属性归纳为五个不同类型的功能范畴,以揭示事物的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五行学说还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人体的五脏在生理功能上均不同于其他脏腑,故将五脏列为该学说的中心,将人体的腑、形、窍,以及自然界的五季、五方、五气、五色、五音、五味等分别归属于五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