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属五行什么意思?
“殷商之王”指的是契,即甲骨文中的“高祖契”; “土”是“社稷”之“土”,代表土地之神; “行”是道路之意,引申为“行列”“军队”“运动”等意思; “殷”就是军队,指具有作战能力的武装部队,与“旅”“师”等同义。 《尚书·舜典》里有“修五礼,明十刑,教天下”的句子,其中的“五礼”和“十刑”就是用“行”来表示的(详见《尚书》孔颖达疏)。殷、行二字可以互用。
金文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作“大邑方禹”,其中“方禹”就可以释读为“有戎狄之行”,指周王族的祖先伯禹,他原是夏后氏的首领,能征善战,征服了周围部族,扩大了夏朝的版图。又如商代晚期王室重要成员懿王的青铜器铭文中有“隹(唯)王来方,敦我邦君,宴我有庆”句,“方”亦通“行”,指征战。 这种用法直到汉朝仍然延续着,例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有“驰骋弋猎,穷极淫奢”,张衡的《西京赋》中有“列卒周匝,弦歌嘹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