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监所是指哪五型?
“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重要的概念,来源于《春秋》纬书,见于《尚书·洪范》和《周礼·春官·大史》等。东汉郑玄注:“行,草木之干也。” 汉代五德终始说盛行,汉宣帝认为汉家正统,承水德而制,尚黑。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1年),刘歆等上书提出:“陛下宜朝觐父庙,亲问厥功,文王受命,定国兴邦,其功德至大;及武王伐纣,戡定乱略。今陛下承天命,奉祖宗,继文武之业,宜封禅泰山,增益土德。”于是汉哀帝采纳了刘歆的建议,于次年正月率群臣去泰山祭天祀祖。刘歆的这套理论中,把五行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五行”的说法流行后,被汉代的儒生们加以改造利用,用来阐释帝王兴衰成败之谜。他们把天子比附成五行中的某一元素,以应时令或不得其时,来论其国家盛衰成败。如秦失其政,以水克火,故灭而应期;汉得火德,则应时旺盛。又按《五行大义》所述,更以五行配五方、五色、五时、五脏乃至五味等,将天人感应学说推到极致。
这种理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玄学冲击,开始式微。但到了唐朝又重获新生。唐初立国,李渊便以隋文帝杨坚为始祖,自承土德。贞观年间魏征等人著《隋书·五行志》,取法东汉刘歆,认为汉朝土德未终,而隋代之兴,正是应了土德延绵之运。此外隋唐历代皇帝都推崇佛教,这从武则天称帝到唐宪宗崇佛可以看出来,因此这一时期的阴阳五行之说也受到佛学影响,带有很强的宗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