旑在五行带什么?
查了《康熙字典》,“旑”字,【酉集上】,【羽字部】,【康熙笔划】,16;【页码】,2098;【字义】,见“旖”。 解释一下,这个“页码”的意思是指这部书中这个字的所在页码。因为古代印刷术还不成熟,同一个字的排版可能不同页。比如“琴”字,在“新编百家姓”中就是排在第二页第七个字,而在“千字文”中就是在第四页第十一个字。所以,这种“页码”是相对当时的整本书而言的。
又查《中华大字典》,“旑”字,【巳集中】,【羽字部】,【笔画】,16;【部首】,羽;【笔顺】,541343251211234。 解释一下,这一部词典把“丩”字归在了“羽”部下面。而上面两部词典都没有收录这个字,说明这两个字现在都不常用,并且古代也没有通用。
根据以上三部典著作的记载,“旑”字和“旂”字一样,都是16画,并且都只有“上下结构”一种字体。 而“旗”“旟”“旞”“旌”这几个字,虽然都含有“羽”字,但是“旗”“旟”是“上下结构”,“旐”“旞”“旌”则是“左右结构”,因此可以确定不是同一类字。 至于为什么字面上这么复杂,其实这个“糹”部的字,古文字形基本上就是像一束丝的样子。例如:
“糸”字,小篆写法如下: 而“糹”字的小篆写法如下图: “糸”下部的一短横表示丝线系着的东西。上面的“隹”为短竖,代表的是穿着线的人(参见我的专栏文章“从‘糸’字看汉字造字法”——附图一)。由此推知,“旖旎”的“旖”字,本应写作: 或者: 不过这些字形现在都已经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