鄣的五行是什么?
“鄣”字,《说文》的解释是形声字,从山,章声。段玉裁注《说文》时,引经据典地证明“鄣”字的本义就是山。清人王筠在《说文解字笺》中进一步考证指出:“‘鄣’之本义当作山名。” 然而清儒的研究成果并不能阻止近代学者对许慎、段玉裁观点的异议。钱玄在《汉字结构学》中指出,“鄣”字“像两人相背而立之形……盖谓其两旁之高峙若屏障也。”
现代文字学家黄德源在其著作《古文字構形學》中也认为“鄣”字的字形就像一个人“侧身而立,两臂抬起并紧”的形象。因此他给“鄣”定的本义是“侧立”。 以上诸家所述,虽然所据理由各异(或主形,或佐音),但都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鄣”字的本义与山无关。
其实,如果我们细审“鄣”的字形,就会发现,其上部的“章”字确实像一个侧立的“人”字;而下部的“山”形则颇有点像“木”,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形旁变形的例子——木本草木,而草的中间为一竖,如果像木的话,那么中间的一竖就应该缩短成一点,然而事实上它是一横(见图1)。
据此我们可以给出“鄣”字的造字初旨了:这是一个会意字,其本义应是“遮蔽草木”。 “鄣”的本义虽与山无关,但它却具有山的性状——“高”。所以,《说文》所谓的“山”字,实际上也就是“鄣”的引申义之一(参见图2)。
关于“鄣”的引申义,我们还可以再扩充一些:
(一)“鄣”可引申出表示禁地、禁区、屏蔽、阻隔之义的“漳”“璋”“菖”等字;(二)“鄣”可引申指“疮疥”,由此又派生出“疡”“恙”等字;(三)“鄣”可引申指“恶病,灾殃”,由此又派生出“殃”“痍”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