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是哪个五行?
《黄帝内经》提出:“形脏者,肺为之使,变化由乎此”; “肺主气,司呼吸,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肺”; 《难经·四十九难》指出:“五脏之气,胃上注于肺,从肺注入膻中而布散”; 清代名医张璐在《伤寒论》序中说:“盖肺为五脏华盖,诸气汇总之地”。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兼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描述。
1.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包括主呼气、主吸气。《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呼者,出气也;吸者,进气也。”可见,肺的通气功能,是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关键。 (2)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居高位,胸腹之间犹如穹窿,故称之为“华盖”。“盖”有遮蔽、护卫之意,又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于病邪侵袭,所以又有“娇脏”“贵脏”之称。
“朝”即朝向,“治”指治疗,“节”指气机升降出入运行的节律。肺朝百脉,主治节,也就是说,全身的血都通过经脉聚集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推动气血周流运行。
(3)肺助五脏,行营血: 在正常状态下,心肺同居上焦,属心肺所支配,然而心肺在上焦,肝脾肾在中焦,胃肠在下焦,其实脏腑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并不是某几个脏腑单独发挥作用。
《内经》指出:“肺者,五脏之华盖”,“肺者,五脏之一”,这就指出肺在生理上有协助其他脏腑发挥作用的功能。
例如,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肺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肺助肾纳气;肺助大肠传导糟粕……正是由于肺具有辅助其它脏腑的作用,因而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肺主宣发肃降: 是指肺气在肌体内被不断宣发和肃降的运动形式。
①宣发:宣发是指肺气向全身散布、布散。《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宣发肺气”。这一运动主要是向上向外,具体可分为布散津液和宣发卫气两部分。
②肃降:肺气在肃静下降的过程中,一方面将体内的浊气向下输送排出体外,另一方面还具备清除呼吸道黏膜分泌物的功能。《灵兰秘典》说:“肺为清浊往来之处”,《类证治裁》也说:“肺为阴阳出入,上下诸气会聚之处。”可见,肺的肃降作用对于确保呼吸道的清洁畅通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宣发与肃降是互为作用的两个过程,是构成肺的通调水道、行气血的重要环节。
2.病理变化: 肺的病理因素以气滞、痰湿、瘀血为主。
①气滞:气的运行受阻,不布津液,凝聚为痰,停着胸部,胸中气机不利,则见胸闷、气短、心悸;若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可致胸痛、胁痛、腹痛等;若肺的通气功能受到阻碍,则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痰;若肺气被郁,不能宣发卫气,则见烦渴、头痛、无汗等病症。
②痰湿:多由外感六淫引起。《素问·奇病论》言:“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意思是说,身体肥胖之人,多食甘甜油腻之品,蕴积生痰,阻塞气道,不得清畅。肥胖之人易患肺部疾病。
③瘀血:《内经》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为防治瘀血的首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