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粉色属什么?
“五行”一词,首见于东汉王充所著《论衡·指瑕》:“形定,故五行不失其序;影动,故十二辰次而不乱。”其中的“行”字,指道路、运行。它说明五行理论来源于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识。 古书上所说的五行是:“水木金火土”,这正好和西方的“水火星土星金天海”一样多,所以有人把这种学说称为“五纬说”。 也有人认为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包含三行,共计五行。也就是说,五行的每一个符号都可以扩展为三行,它们之间是互相包含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方以类聚”,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集合”。因此有“木火土金水”和“水木火土金”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至于为什么这样排呢?因为古人是这样排列的:“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交错而成五(象五岳),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五行之中,“木火土金水”,每行各有一个核心,四个边,八个角,五个中。其中“心”表示该元素的核心,而周围与之相连的“角”“边”则表示该元素的运化路径及范围。
此外还有一些别的说法,言而总之,古代的五行是说:“木火土金水”或“水木火土金”,一共十个汉字。而这十句话可以用一首诗来表达——这个诗句出自于李白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有“金木水火土”,再结合后两句来看,全诗应该是“金火金水土木金水土金水火木”,即“50431243504312435……”共10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