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在五行属什么?
这个择字,古书上一般解释为选择之义,比如《史记·龟策列传》就记载说:“通其变,遂成天下之用;遂定一尊,而折诸子之衷;尽意归指,绝在于惑。于是择其言近而指远者,略纂其旨,以为蓍龟之职方。”说的是商王武丁让卜筮之人为他占卜问卦的事宜,结果有人献上了六十四条卜辞,这就是所谓的《龟策列传》的由来,其中的择的意思就是选择、选中的意思了 但是在很多古籍中,特别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作品中,此字的本义并非选择之意,而是表示择取、取舍的意思,这在现代字典中是查不到的,只有把此字的含义理解成了选择的本意之后才能解释得通的。
如《左传·襄公十八年》载,晋国大臣祁奚将要退休的时候对晋君说了这样一番话:“臣卑多病,君不问其馀,而辄称疾,窃不自量,惧不得卒命。昔先君宣父既成志矣,说于季孟。仆不佞,蒙荣问受命之事,虽敢不听;若弗及承伯男之命,窃为君子忧之。”在这段文字里,祁奚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晋侯没有问起别的事情却偏偏说他有病,祁奚自己心里明白是晋侯有意让他退休的。接着他又说先人曾经已经确定好了继承人的事情,得到了季孙和孟孙的认可,但自己没有先君的命令是不敢决定的,如果没能赶上接受孟献子的安排,那他就为君子担忧了。这段文字很值得玩味,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若弗及承伯男之命,则窃为君子忧之”翻译过来就是倘若我没有得到孟献子的吩咐而去遵从伯男的主意,那我就替君子感到担忧了! 这里的那个承字,是个名词,指的是主意、主意的人,而这个词又来源于一个古老的词汇——承命。承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礼记·檀弓上》有记载曰:“孔子曰:‘吾闻之,古者遗言,乃命耆老而申之,岁 month 月 日,然后行诸。’”可见早在春秋时期,承命就已经是用来泛指前人临终嘱托的词语了。到了西汉刘向所著《新序·杂事二》中,承命的内涵更加丰富起来:“齐桓公谓管仲,欲立公子纠而为太子。桓公薨,公孙无知作乱。桓公夫人出奔外宫,使侍者召太子。太子拒而不至,因告管仲以将行,管仲乃从公子纠而出奔鲁。”这一段是说在齐桓公去世以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夺太子之位的故事。在这里的承命一词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古人临终的嘱咐了,它已经成了决定继承人以及继承人行动方向的依据了。因此,祁奚所说得称疾并不是他真的生病了,也不是他的谦词,而是一种委婉的说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