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到达”的“到”,从古至今都读dào。 《广韵》《集韵》等古代韵书明确记载这个字的读音: 「到的」:杜老切/得晓切(下平四宵) 「到底」:徒了切/丁老切(下二兆) “到”是端组字,所以这两个读音都是“道”音。 古代的“道”并不念dao,而是念dào。 例如:古道,大道,小道;天道,地道,人道……等等。 可见这个字古来都是读dào音。
「到达」一词中的两个「达」也是如此,从古至今也都没有变化过。 从宋代开始,有些地区有人开始念dá。例如: 但此时还只是少数人在读,并不是通读。而宋元时期的古白话文、话本中也都有「到」和「達」互用的例子,足以说明当时的普遍读音还是dào。 而明清时期的通俗小说中则多出现「達」与「到」互用的情况。这只能证明当时两种读音都在流行使用,并没有哪一个被统一为通用音。 例如: 《水浒传》第三回:「林冲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布衫,系一条鲜红搭膊;下面青脚褶裤,挑一把尖头把尺」。 注意,此处的「到」也是用「達」。 再如明代冯梦龙编写的《警世通言》第七卷: 「陈大郎听罢此言,不觉心中大怒道『我是卖药的,又是生口,他如何撇了我,自己取了行李去了』」。 这显然是当时的一种通用语,因为其作者是明人,所以其作品中的语音符合明人的语言特征。
在现代汉语方言里,还有大量读作dào的字,这些字都和“道路”有关。 比如:打道/大路/小道/投奔有路/天无二道/走投无路/道听途说/无法无天..... 这些字古来也都读dào。
总之,现在很多人以为「达到」「到底」里的「达」是个新读音,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倒」字从古到今都没变读dào,为什么偏偏「达」就要变了呢?如果非要说是「倒」的错,也应该说是「倒」的误读造成了整个「达到了」的误读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