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字五行属什么?
“下”,会意兼形声。从夂(zhōng),下亦声。“夂"意为“终止”、“终尽”。“下”与“夂”联合起来表示“走到终点”、“到下面去”。 本义:向下;底下;等级降低;使……处于下一等级 说明:1.现代汉语把“丅”也读作“tà (古同“塔”)”或“xià”(下),只是读音变了而已;2.“丅”与“大”在甲骨文中相似而通假,故有“天下”、“大唐”等词组出现3.《说文》中称“丅”为“古文『大』字”。 “丅”是“大(T)”的变体。“丅”在古代作“下”的意思时,一般出现在上面有“一”字的文字里,如“太”、“高”等等;4.现在简化汉字将所有的“丅”都变成了“下”。
5.“丅”这个符号和现在的“T”非常像,因此很多人误认为它就是英文单词“TELL”的前半部分,其实两者的区别在于多了一竖(丿)。另外,这一竖起到了稳定整个字形的作用,如果把这一竖去掉就成了无根之木——丧失了“丅”的本源意义了。 从「丅」的甲骨文演变至今天的「下」字可见其象形的原始含义就是人在走路时脚落地的动作;引申可代表方向上的「下」,即垂直于地面或水平面的方位;又可比喻程度上的「下」,形容程度低、低于某一标准 6.在古籍资料及一些地名中,仍保留着“丅”字。 7.目前发现最早的「丅」字是在殷商后期的卜辞中出现的:“癸巳卜,贞勿又令雨丅三牛。”“贞又雨丅二牛。”
8.先秦时期的「丅」字主要用作“下”的意义,以指时间、位置、方向的下方,以及等级的低下等,例如西周金文: “王令夷齐於采阝 ” 《师鼎》 “王令芮伯芮侯征东或北大区。”《芮公盂鼎》 西周铜器铭文还有“夨人方鼎”“毛公鼎”“史墙盘”“大盂鼎”等均以 “丅” 为 “下” 的异体。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器铭文中,凡“下”均用 “丅” 。9.“上”、“丅”是“太”的两种写法。甲骨文的“太”字是由一横两竖组成的,其中一竖中间断,一竖不断。一竖不中断的称为“上下结构”,一竖中间断的称为“上下不结构”。因为中间断的一竖像人的手指,所以“太”又解作手。古人造字很讲究,他们通常把类似的事物放在一起构成一个组合字,表示相近的含义。由于“太”是“大”的长体字,而且都是“上下结构”,因此人们就把上面的“一”改为“人”就形成了新的一个字——“天”。后来为了区分,“天”就用来表示天上的天,而“大”则保留了原有的含义。同样的道理,由“太”减去中间那一竖,形成一个新的字——“下”,这样就把原“太”中的“手”之意省略去了。原来,这里的“下”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字,只是在“大”的下边加个指事符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