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五行属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有趣,因为中国古典文化中,五行这个概念非常复杂。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五行的核心不是“金木水火土”六个字,而是“行”这个动词的含义。《尚书·洪范》说得很清楚:“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其中的“行”是运动的意思——“五行者,何谓也?”郑玄注:“行者,行也。以言五行无常位,不相逾越。”可见五行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种运动状态、一种运行轨道或过程——这很符合现代科学对物质的理解。 所以我们可以说五行为五种运动状态/形态,也可以理解为五类不同的运动方式(当然,如果非要类比的话,那就是“五种元素”了)。所以题主问的“令”是什么五行就有点模糊了,因为无论是哪种含义都可能是对的。但是,我认为题目中的表述可能有点歧义或者语境不够明确。我猜测题主想问的不是“令五行”这个词本身是什么五行,而是“令”在这句话里的五行属性。那么我认为答案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以现代汉语为例,我们可以把句子拆成三个短句来分析:
第一,什么是命令;第二,为什么要有这种命令;第三,这种命令的意义何在。 第一句比较好理解——所谓命令就是某个人通过某种方式让其他人去做某事,通常带有强制性和一定的约束力。因此从这句话来看,这里的五行应该是克的意思。 第二句也很好理解——既然有了命令,自然就需要解释下达该命令的理由,否则别人就会以为你瞎胡闹。因此五行应该是释的意思。 第三句比较难理解一些——既然是意义,那肯定和目的有关。这里应该指的是行动的目标,比如战争的目的就是夺取土地,也就是所谓的得。而达成目标的过程自然是攻,所以整个句子完整的意思是,发布指令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何种进攻的方式。 这大概可以概括为“发布号令→阐明理由→表明态度”,对应到五行,应该就是“行→行→得(攻)”的组合。 回到古代语,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以儒家经典为例,其用词往往相当规范严谨,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最好也要考虑原文的用意以及当时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