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五行是什么意思?

胥施潼胥施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中,字象斗拱形,其本义是指城邦国家。如西周晚期镐京一带出土的克鼎铭文:“王命克司戎右伯,赐尔宅田,其宁宇为中国。”这里的“中国”就是指镐京(今陕西西安)及其附近地区。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国”作为文明的代称。

《尚书·禹贡》中就有“五色土,贡金九牧,铸鼎像物,百工惟时,亮采允臧……万国来朝,天子于是乎戒四夷,克乘玄序,恭行天典,告朔于庙,万邦惟肃,天子乃以元祀,享中。”意思是说,九州进贡来的铜和其他金属材料都准备好了,可以铸成象征性的鼎了;各种工匠也都已按时就位,光彩炫目,质量优良……这时,四方蛮荒之地的君主也来朝拜,天子就在这时候告诫四处蛮夷要遵守礼法。

从这段文字可看出,中原地区的邦国文明在商末周初已经相当发达,并已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周边的民族和部族纷纷来朝。这种局面为“中国”一词的出现并成为中华文明代名词,提供了社会基础。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时期。“中国”这一称呼所蕴含的精神和意识形态涵义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和巩固。孔子编订的鲁国史书《春秋》被称为“春秋第一正义”。该书在记载历史的同时,强调“明堂”制度,即认为周天子应该建立一座正中为官厅,周围为庶民居住区的都城。

孔子说:“王者之制,地方百里,而作都筑邑。”并且指出,如果天子失去了“中国”这个居中的都城,那就是“去中国,往夷狄矣”,是违反王道的行为。

到了秦统一中国后,李斯奏秦始皇书曰:“自古尧舜以来,帝王兴废,必有争鼎之事。”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后,便命令丞相李斯用刻着古文、大篆、小篆的三足圆鼎作为全国的度量衡标准器。秦始皇死后,赵高篡改秦二世诏书,诬陷李斯“反”。秦二世下令逮捕李斯。李斯狱中上书说,自己“受罪于人,不能终事始皇”,希望皇帝把自己放逐到边疆去,“无使奸臣久余毒”,继续祸害子孙后代。当时“中国”的含义已不限于中原地区,而是指全国。

汉以后,封建王朝的都城大多建在隋唐长安、洛阳和东晋建康等地,这些城市多在富饶的关中、中原或江南地区。随着经济的重心不断南移,“中国”的概念也逐渐发生向南倾斜的现象。宋元以后更有了“汉地”“汉疆”等含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