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季对应五行?

崔靖欣崔靖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阴阳有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象生八卦,这是自然界的演化过程,是相生相克的循环,其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相生也是相克,所以有“无极生太极”的说法,而《易经》就是研究这个阴阳变化过程的书籍。 至于五季,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答案【如何解读「谷雨」?】,里面详细讲了四季和五季,其实五季只是加了一个季,本质上还是四季节气,因为一个节气15天,一个月4个节气,6个月就是24节气,再加上中气10个,总共34个,平年365日,春分秋分冬至立夏小雪大寒立春雨水谷雨等12个节气各占365/73=50.8,夏至冬至立春雨水等等每个节气15天共72个,加上中气10个,所以一年共有92个,而农历一年有354或者355日,平均下来每个月29或者30日,这样农历的每一个节气就比公历的每一个节气约迟了14天左右,这样农历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就和公历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对上了,而冬至夏至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小寒大暑小暑大雪小雪大寒立春雨水谷雨等12个特定节气则每一年都准时出现在公历的同一月份,这些特定的节气被称为“立春节气”,也就是从立春节气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起来,到夏至达到最长,冬至最短时为15度左右。

我上面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一件事情:古人把一年分成5部分,每一部分代表一种五行属性,实际上是对应着一年四季,每一季都是15天,每一行都是45天,共计120天,而一年正好365天,因此每一季度分别多出了35天和15天,这多出来的15天被平分到了每年最末一个月的节气霜降和小雪之间,也就是每年的农历十月,这一月被称为“孟冬”,也叫子月,用现在的话来表示就是十月底十一月刚开始的那段时间。 所以你明白了上面那些内容,就应该知道五月之所以被称为午月是因为这时太阳到达了黄经75度,在公历上是位于5月21日到6月20日期间,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夜晚最短,与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相对应,这一天太阳位于北回归线,属于北温带气候。

池后池后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也曾经疑惑过很久。 首先来说五行是什么(百度搜索“五行”可找到大量解释)——是物质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与结果。 这个解释太抽象了!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更好理解:在一条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按照其行进方向可以分为:直行、右转弯、左转弯等等。这种区分是基于一个角度而言的;而不同的交通标志牌也是基于这个角度进行划分的——“左转禁止”和"右转禁止”分别代表不同方向的机动车通行方向被禁止了,“无信号灯控制”则是说这条路的左右两个方向都可以直接向前行进。 而《周易》中所说的“天地之变”实际上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比如水在自然界的流动是有规律的,我们观察到的自然界的水就是不断往低处流动的。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为:天下“坎”象。又比如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可以总结出天下为“离”卦之象,也就是火象。如果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则可以总结出天下为“震”象。这些变化都符合自然界本身的现象。所以《易传·系辞下》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